2016年8月份二氧化碳行业热点


发布时间:

2016-09-01

热1: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全面实施;热2:陕能源企业联手高校科研实现废气减排资源再利用

热1: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全面实施

从7月27、28日在京召开的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与低碳工作促进会上获悉,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全面实施,石化和化工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要进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

此举预计会涉及合成氨、甲醇、电石和乙烯等行业的500余家重点企业。截至2015年11月,我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4653万吨,成交金额达13.51亿元,均价29.04元/吨。预计未来全国配额可达60亿吨,其中首批配额30亿至40亿吨。

热2:陕能源企业联手高校科研实现废气减排资源再利用

如何让能源化工企业降低碳排放量,陕西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研发出的CCUS示范项目,也就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技术,实现了资源循环再利用。

延长石油公司靖边乔家洼油区是第一个CCUS示范项目区,经过三年的实践,最新数据显示,试验区受控的35口油井累计增产突破3000吨。

延长石油集团靖边采油厂副厂长总工程师田东恩:“自从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驱油以来示范区平均油井单产日产油量由原来的0.17吨提升到了0.35吨,根据科学论证和预测,全区可以提高采收率5%以上,埋存了二氧化碳6万吨,同时节约了地表淡水6万方。”

CCUS示范项目包含了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把煤化工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低温捕集液化后运送到采油厂,然后注入到油井,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取代原来的水驱油技术。经过延长石油和西北大学马劲风教授等高校科研团队的合作论证,发现在陕北低空特渗油田区域内,这种驱油技术在大大提高采收率的同时,成为二氧化碳减排有效方法。

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马劲风:“我们做的就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关键技术,把它(二氧化碳)注到油田在驱油的同时,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封存在地下就要确保安全性,我们就是从地质地理环境这个角度,来监测在封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政府的推动下,高校的科研理论借助企业的实践平台,实现了“三赢”,延长石油为此专门成立了CCUS示范项目科研团队,项目除被列入2015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成为国家“十三五”唯一重点支持的大规模CCUS示范项目。

延长石油研究院采收率技术研究所所长江绍静:“要实现从先导试验到36万吨规模,再进一步发展到百万吨的规模,我们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实现煤化工产业和油气开发有机结合在一起,确保我们产业在绿色循环的模式。”

    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处处长续大康:“积极推进这一项目建设,打造在全国这一领域的制高点,形成全国的技术标准、技术示范,积极推动我省在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