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份二氧化碳行业热点


发布时间:

2015-05-01

热1:工信部: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公开征求意见     热2:2014年新疆减排二氧化碳147.8万吨实现风电与光伏装机同比增长39%  热3:大连理工探索出化学利用二氧化碳新方法 

  热1:工信部: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日前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17年钢铁产能规模基本合理,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行业利润率及资产回报率回升到合理水平。对此,工信部就节能减排、市场准入和退出、产品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相关建议。

  工信部提出,进一步组织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3到5家全球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集团。此外,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一批具有先期介入、后续服务及推广应用功能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联盟等创新平台。同时,到2025年,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能耗全面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固体废弃物实现100%利用。

  工信部称,将进一步构建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引导和规范未来10年钢铁产业发展。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3月20日至4月20日。

  热2:2014年新疆减排二氧化碳147.8万吨实现风电与光伏装机同比增长39%

  截至2014年,新疆电网消纳新能源1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以新能源加快上网为代表的我区电能替代项目近年来成效显著。

  2014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58个,实现替代电量23.72亿千瓦时。相当于在消费端减少直燃煤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7.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10.8万吨。

  据了解,电能替代战略“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为核心。其中,“以电代煤”,就是把烘干房、居民取暖、厨炊等改“用煤为用电”,大幅减少直燃煤。在城市郊区、农村地区推广家庭电气化和分散电采暖。在干果蔬菜烘干、蔬菜大棚现代农业方面,推广电能替代项目1800多个。

  “以电代油”,通过大力发展电气化油气田开发、电气化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等,减少油、气的使用。截至目前,累计实施电代燃气机组项目3个,替代量约2800万千瓦时,预计全年替代量达1.5亿千瓦时;电铁拖动替代量约497万千瓦时,全年预计替代量约1.2亿千瓦时。

  截至2014年,新疆电网风电与光伏装机1129万千瓦,同比增长39%,新疆并网风电利用小时数达2272小时。

  热3:大连理工探索出化学利用二氧化碳新方法

  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近日,该校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小分子活化与仿生催化”教育部创新团队探索出化学固定二氧化碳新方法,成功设计出结晶状化合物——结晶梯度聚碳酸酯,提高了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

  一直以来,化学固定二氧化碳是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课题。但由于二氧化碳的高热力学稳定性,使其难以活化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

  该校刘野、任伟民和吕小兵通过他们创制的手性优势双核钴催化剂,高活性与高对映选择性实现了二氧化碳与各种内消旋环氧烷烃的不对称交替共聚合反应,聚合产物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9%,获得了各种结晶性的二氧化碳共聚物。成功设计出一类新颖的结晶梯度聚碳酸酯,其熔点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大大拓展了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

  尽管部分手性聚碳酸酯是结晶的,但仍有很多是完全无定型的。研究团队发现不管是可结晶还是无定型的,具有相同结构但不同构型的手性聚碳酸酯经简单的自组装,可以形成高结晶性聚碳酸酯,耐热性能明显提高。

  该研究组还创新性提出并实现了具有不同结构和不同构型的手性聚碳酸酯经过简单的自组装,也可以形成高结晶性的聚碳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