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份二氧化碳行业热点
发布时间:
2015-08-01
热1:中国提出2020年时单位GDP二氧化碳降低40%-45% 热2:国内最大规模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成功实施 热3:冀东油田二氧化碳协同吞吐增产增效
热1:中国提出2020年时单位GDP二氧化碳降低40%-45%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30日在即将召开气候大会的法国宣布了中国的减排承诺。对此,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示,根据粗略测算,仅仅是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到2030年的资金需求就超过10万亿元,如果加上节能、森林碳汇等其他措施,总的资金需求大概在40万亿左右。据中新网7月1日报道,中国当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文件描述了本国2030年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何建坤对此表示,在哥本哈根,中国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时单位GDP二氧化碳降低40%到45%。该目标的实现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要兑现2030年目标,意味着每年单位GDP 碳排放下降的速度需要更快,这意味着中国将付出更大努力。
作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中国此番明确提出要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
何建坤表示,根据粗略测算,仅仅是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到2030年的资金需求就超过10万亿元,如果加上节能、森林碳汇等其他措施,总的资金需求大概在40 万亿左右。
不过,何建坤强调,中国此番做出的低碳承诺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也有着积极意义。邹骥也指出,中国的承诺既考虑了国际因素也考虑了国内需要。
他强调,对于中国来说,这份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并不容易,属于踮着脚勉强可以够到。但既然做了承诺,中国就会言必行行必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热2:国内最大规模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成功实施
7月2日,中石油川庆钻探长庆井下公司在神木气田神60井成功实施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储备液态二氧化碳590立方米,加入陶粒9.6立方米,平均砂比达到7.9%,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作业。
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采用纯液态二氧化碳代替常规压裂液进行造缝,避免了常规压裂液中的水相侵入对油气层的伤害。无残渣的特点,使裂缝面和导流床保持清洁,提高了增产效果。
这次由6台SS‐2000型主压车同时压裂,2台二氧化碳增压泵车进行供液,采用液氮泵车给二氧化碳槽车二次增压。这是我国首次采取2台密闭混砂装置联合作业,不仅加大了加砂量、扩大了单层施工规模,而且为今后开展多层、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进行了技术储备。
中石油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专家表示:“与常规水基压裂相比,二氧化碳干法压裂对地层没有伤害,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施工要求,对于非常规油气储层清洁、高效开发意义深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3:冀东油田二氧化碳协同吞吐增产增效
截至7 月10 日,冀东油田公司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共完成二氧化碳协同吞吐措施41 井组161 井次,累计增产原油5.2 万多吨。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主要含油层位为上第三系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属边底水层状复杂断块油藏,以天然能量开发为主。由于油藏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控水稳油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难题。
从2010 年年底开始,冀东油田在南堡陆地浅层实施二氧化碳吞吐采油试验。通过给一些基本不出油的特高含水井“吞”进液态二氧化碳,然后长时间关井“憋气”,再开井诱导“吐”油,取得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此后,二氧化碳吞吐成为冀东油田浅层油藏剩余油挖潜的主体措施之一,现场实施力度持续加大。
随着二氧化碳吞吐措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油井已经多轮次吞吐,周期产量递减,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吨油成本增加,措施效果与效益变差。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创新思路,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二氧化碳协同吞吐新举措,努力提高油藏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
所谓二氧化碳协同吞吐,就是按照“整体研究、整体实施”原则,将生产层位相同、油层连通程度高、平面上相邻的多口油井,组合成一个开发单元,通过集中有序注气,扩大注入半径及二氧化碳在地层内的波及范围,有效动用井间剩余油,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
大港油田二氧化碳协同吞吐于2013 年年底进入井场试验。截至目前,这个油田共计在高浅南、高浅北、柳南、庙浅和唐海5 个单元41 个井组实施。与单井吞吐措施相比,同区块同类型油井,协同吞吐平均单井增油量翻了一番,有效期延长近50%,成为浅层复杂断块边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利器。
上一页
下一页
推荐新闻
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2023-01-12
2022-12-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