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份二氧化碳行业热点
发布时间:
2015-09-01
热1:发改委: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热2:国内首家药用辅料二氧化碳生产项目落地资阳 热3:哈佛报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长期被高估 热4:国内最大单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在湖北签署
热1:发改委: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发改委表示,上半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将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成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总报告,提出中国低碳发展长期路线图。
发改委表示,将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制定相关配套细则。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案,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标准,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功能。
发改委还表示,将尽快出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加快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制度,推动形成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倒逼机制。
另外,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争取超额完成“十二五”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任务。完成2014 年碳强度下降目标责任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
热2:国内首家药用辅料二氧化碳 生产项目落地资阳
日前,国内首家药用辅料二氧化碳生产项目取得营业执照,并完成立项和土地征用。该项目由位于简阳的四川港通医疗设备公司投资3000 万元建设,预计明年3 月前建成投产。今年4 月,四川港通医疗设备公司决定筹建国内首家药用辅料二氧化碳生产项目,市食药监局立即赶到简阳调研协调,并与公司一道前往省食药监局争取支持,我市有关领导也及时带队到省食药监局汇报。7 月9 日,省局专题研究并印发《会议纪要》,决定支持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
据悉,药用辅料二氧化碳,主要用于为人体器官“涨气”,便于诊断和手术。目前国内的临床应用主要依赖进口或者用食品级的二氧化碳代替,因此市场前景广阔。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初期年产值将超过8000 万元,年创税收1000 万元以上。
热3:哈佛报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长期被高估
据彭博社8 月19 日报道,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近年来的化石燃料排放量一直低于此前预估。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周三发布报告称,中国2013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此前的估算值低了14%;自2000年至2013 年,中国实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估算量至少低了近29 亿吨,这甚至超过了中国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研究者们分析了中国的煤炭使用情况,发现煤炭中的碳含量比衡量温室气体效应的“排放因子”测算值少了近40%,而燃煤排放占据了中国总排放量的80%。中国石油消耗的排放因子也略低于之前的估算比率,而天然气的排放因子则比之前要高13%。专家们还研究了中国的水泥生产业,并发现其排放因子数值比此前的估算量低35%至45%。
此外,专家们还在调查中发现,中国的能源消耗量比政府统计数字高出10%。
热4:国内最大单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在湖北签署
8 月25 日上午,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与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签署了国内单笔金额最大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进出口银行将为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 亿元人民币,该笔贷款首开政策性银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先河、系国内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单笔最大金额,也是在碳金融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
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则是将碳配额作为质押品来进行融资。
上午,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还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绿色信贷和碳金融领域提高合作广度与深度,大力开拓碳金融服务业务。
据悉,为贯彻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相关要求,发挥政策性金融在绿色信贷和碳市场中的积极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该领域积极探索开发一系列碳金融产品,出台碳金融业务实施方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方面表示,未来将为湖北碳市场的会员单位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强湖北碳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为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和“两型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页
下一页
推荐新闻
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2023-01-12
2022-12-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