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份二氧化碳行业热点


发布时间:

2017-01-01

热1:我国首颗碳卫星通过地面应用系统放行检查;热2:科思创首批二氧化碳基产品面世应用于床垫和软垫

热1我国首颗碳卫星通过地面应用系统放行检查

1130日,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二氧化碳反演验证系统(以下简称“地面应用系统”)通过了卫星发射前的放行检查。

拟定于12月下旬发射的碳卫星以大气二氧化碳遥感监测为切入点,通过搭载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和多通道云与气溶胶探测仪两个主载荷,定期获取全球和区域二氧化碳分布图。卫星发射后,将能够对全国各个省份和城市的碳排放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和分析,进而清楚掌握重点省份和区域碳排放量,也将使我国初步具备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依据,提升我国在碳排放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

碳卫星工程由科技部立项,国家863计划支持,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承担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负责碳卫星数据接收并进行遥感资料的预处理;进行高精度的全球二氧化碳的分布反演;建立地基二氧化碳观测系统遥感产品反演精度验证等。目前,地面应用系统成功攻克全球数据快速接收、高精度定标和二氧化碳反演、科学验证等20项关键技术,在在轨定标、高精度辐射传输正演模型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以碳卫星工程总师樊士伟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对碳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进行了评审。通过听取汇报、现场参观以及讨论研究的方式,评审组认为,碳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具备迎接碳卫星发射、执行地面应用系统任务的条件,并同意地面应用系统通过放行检查。

科学技术部高新司调研员刘艳表示,希望地面应用系统能够将二氧化碳监测工作的效益发挥得更大,确保二氧化碳的数据应用更加广泛。

碳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表示,地面应用系统将在运行过程中继续完善和优化,确保在二氧化碳数据获取、定量监测、反演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评审组审议通过了碳卫星在轨测试大纲。大纲将对碳卫星在轨状态的评价、后续运行、应用示范及服务等后续工作作出指导。

热2科思创首批二氧化碳基产品面世应用于床垫和软垫

塑料市场的创新产品:材料制造商科思创开始交付使用二氧化碳做为基础原料制成的新型产品。首辆油罐车于本周二驶出德国科隆附近的多马根工厂。今年夏天,科思创在多马根举行了工厂开工典礼,如今工厂已正式开始生产。该工厂使用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作为原料,生产出泡沫塑料的一种核心成分,应用于床垫和软垫家具。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新型原材料,取代了前体物质中通常使用的一部分石油原料。该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开创性的科学成就,现在已经开始工业化生产。

我们取得了又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工厂运作顺利,基于二氧化碳的第一批新型聚氨酯软泡组份已经发往客户,”项目经理Karsten Malsch说道,“从几年前我们首次进行研究开始,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一时刻不断努力。这一时刻的实现,我们感到万分激动,这也成为我们继续在这一领域不断奋斗的动力。”

科思创正在努力将更多的二氧化碳整合到其产品中。多马根工厂生产的前体是一种“多元醇”,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致在20%。实验室其它项目的含量已经能达到40%以上。除了软质泡沫以外,科思创还致力于使用二氧化碳来生产其它产品。已经经过实验的潜在产品包括制造硬质泡沫和弹性体前体。科思创有意提供技术许可。这样,整个行业中有限的石油资源能够得以保护,同时减少能源密集型和排放密集型的精炼工艺。